原民木雕景觀的幕後推手─瑪芙魯佛工藝社

 

2012年12月7日 21:34

 
 
 

地方採訪中心/屏東報導

早在40年前,原名「存祥木材行」的瑪芙魯佛工藝社就已經存在了。而負責人曹福隆原先雖從事室內設計裝潢,卻在民國87年更名為現今的瑪芙魯佛工藝社。獨特的名稱有著不為人知的典故;在工藝社偌大的創作空間裡,曹老師的作品更是琳瑯滿目,不論大型木雕或小型雕刻,都充滿了生命力的寫照。
“▲父親手上接過了這一項祖傳的木雕手藝(圖/地方採訪中心攝)"
▲父親手上接過了這一項祖傳的木雕手藝(圖/地方採訪中心攝)

曹老師表示,排灣族的社會文化與漢人不同,在名字中,若有著負面的意義,反而能像避邪一般,帶來更好的祝福。「瑪佛魯佛」即代表著一種負面的情緒;當他從父親手上接過了這一項祖傳的木雕手藝時,他開始思考讓排灣傳統的木雕藝術更具社會文化的內涵;於是他重新命名,並在大型木雕的創作之外,也增加了小型木雕的藝品。來到充滿山林氣息的瑪芙魯佛工藝社,廣大的置木空間與龐大的裁木器械,是他們創作最優勢的情境,題材裡到處可見傳統部落的故事神話,更充分滿足了創作者的需求,也因此讓部落的優良文化,融合時尚潮流趨勢,提昇了藝術產品化、觀光化、國際化的品質。古早的社會力量,顯然已再度賦予了雕刻的藝術生命,從此生生不息,永續傳承。
“▲工作社中充滿了曹老師琳瑯滿目的作品(圖/地方採訪中心攝)"
▲工作社中充滿了曹老師琳瑯滿目的作品(圖/地方採訪中心攝)

曹老師的大型木雕,目前可見陳列於各地公共空間,特別適合表現於原民休閒建築的大門牌樓。氣勢磅礡的大型浮雕,往往密密的雕滿了傳統部落的人、事、物,而排灣族的節慶氣氛,也因此一下子就在空間中瀰漫開來。小件的家飾品,如:小桌椅、萬用盒等也相當受到歡迎,訂單不斷;近來也有永久屋的郵箱、風味餐廳的木製菜單等,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,也出自於曹老師的手工打造,具有量身訂做的個別價值,也備受各界青睞。 
“▲古早的社會力量,顯然已再度賦予了雕刻的藝術生命,從此生生不息,永續傳承。(圖/地方採訪中心攝)"
▲古早的社會力量,顯然已再度賦予了雕刻的藝術生命,從此生生不息,永續傳承。(圖/地方採訪中心攝)

本文章取NOWNEWS
原文章及照片出處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2/12/07/11689-2879901.htm


檢視較大的地圖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skl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